应尽快制定规则进行规范汽配市场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06-06 00:22   460 次浏览   大小:  16px  14px  12px


近年来,出借身份证购买车辆的“背车”现象严重,不仅破坏了身份证件的公用信用,也带来了很多社会管理问题。据北京市房山法院法官朱乐介绍,当前“背车”现象存在以下特点:







  “背车”

近年来,出借身份证购买车辆的“背车”现象严重,不仅破坏了身份证件的公用信用,也带来了很多社会管理问题。据北京市房山法院法官朱乐介绍,当前“背车”现象存在以下特点:


  “背车”人多为农民、下岗职工或者无业人员,他们每次出借身份证收取 30 至100元不等的费用,只顾眼前利益,很少考虑出借身份证后的责任承担问题,风险意识不足。比如房山法院审理的葛某、白某诉王某、瞿某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中,发现的专业背车户王某即是典型的农民。


  “背车”现象多发生在二手车交易市场。目前,根据北京市二手车交易市场的有关规定,为了加强对二手车市场的管理,购车人需持有本市身份证方可购买二手车,导致许多外地人为了购买二手车而选择借用他人身份证件,从而导致背车现象的大量出现。


  被“背车”人多存在规避法律法规的不法目的。实践中,一些人之所以选择借用他人身份证购买车辆,多是为了规避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还有部分被“背车”人是为了逃避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偷逃相关的税费。


  “背车”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管理秩序。“背车”现象的出现,给交通管理、警方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以及伤者赔偿带来重重阻力,对社会管理秩序的危害性较大。


  “背车”现象往往导致执行难。在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由于实际车主与名义车主并非一人,对方当事人往往将名义车主告上法庭,从事“背车”的名义车主大多经济条件较差,导致案件执行存在困难。如前述葛某、白某诉王某、瞿某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就因“背车”人王某经济状况差,缺乏执行能力而难以执行。


  近日,房山法院提出遏制“背车”现象的五点政策建议:


  一是加大对身份证违法使用的查处力度。我国法律明令禁止出租出借居民身份证。《居民身份证法》第十六条规定:“用虚假证明材料骗领居民身份证;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证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200元以下的罚款。”因此,出借身份证以供他人购买车辆是违法行为,遏制“背车”现象的出现应当首先加大对此类出借身份证行为的处罚力度。


  二是强化二手车交易市场的管理。由于二手车交易市场存在多头管理,涉及工商、公安、物价、交管等多个部门,而各部门在市场规划、收费标准和机构审批等方面未能协调好,管理存在一定的混乱,“背车”现象在二手车交易市场尤为突出。为了从源头上遏制“背车”现象,工商、公安、物价、交管等多个部门应加强协作,形成监管合力。要加强信息通报,相互配合,适时组织开展联合执法检查,齐抓共管,营造良好的交易秩序。同时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总结交流经验,针对二手车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二手车市场监管法律法规,严格依法行政。


  三是完善机动车车辆登记审查和监管制度。由于“背车”直接导致机动车人户分离,容易导致实际车主故意逃避车船使用税、逃避交通违法处罚,另外,“背车”危害提高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侦破难度。因此,应当加大对车辆登记的管理力度,对于一人购买多车现象加以关注,对于与购车者的收入和资产明显不合理的购车现象进行实质审查,对于查出的借用身份证购车的行为,进行登记备案,重点监管。


  四是堵塞车贷制度存在的漏洞。“背车”现象也使银行等金融机构陷入了越来越尴尬的境地。针对“背车”引发的车贷纠纷,由于许多背车人都是生活状况不佳的农民、下岗工人,所以法院在此类案件的执行问题上几乎无从下手。这反映出我国车贷制度和贷款体制还存在一定的漏洞。报批贷款业务时,银行对申请人的各种证明材料的真实性、贷款目的及个人财产状况、还款能力未充分审查,这些审查机制上的明显漏洞,给了“背车”现象滋生和蔓延的土壤。因此,遏制“背车”现象,应完善对车贷的审查和管理措施,堵塞车贷制度存在的漏洞。


  五是构建诚信体系,立足长效监管。“背车”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的,它是社会秩序伦理缺失,诚信意识淡漠的一种表现。因此,消除“背车”现象,除一方面金融部门要加强车贷手续的审查和责任机制的健全,以及司法部门应当加大对其中实际获利者欺诈行为的法律追究力度外,另一方面,从根本上讲,更在于社会诚信的建立,使制度获得被自觉遵守的伦理基础。应当将车辆交易市场尤其是将二手车交易市场和二手车经营企业纳入政府部门的诚信建设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倡导公平竞争,树立诚信为荣、失信为耻的行业风尚。